工作信息
兴安盟知识产权保障中心年度考核排名位列全区优秀
点击数: 2237 更新时间:2024-02-04

      2月1日,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维权援助分中心(工作站)2023年度考核结果,兴安盟知识产权保障中心表现突出、成绩优秀,考核等次位列全区A。

      知识产权保障中心成立以来,在盟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的正确领导下,坚持把为企业、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,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。2023年以来,中心组织开展“进园区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学校”宣传活动,多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、制作宣传片、深入企业“一对一”帮扶指导,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;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,夯实维权援助分中心工作基础,整合维权援助资源,汇聚社会共治合力,中心同盟农林牧协会、文化旅游协会、律师协会、河南商会等签订《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协议》,旨在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,提高企业维权能力和水平,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,优化营商环境“正能量”;协助盟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与盟检察分院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成立“知识产权检察联络站”,并签订《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》有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紧密衔接、密切协作机制,制定《兴安盟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实施细则》,切实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效率,促进纠纷解决流程简化、优化、快速化;发挥兴安盟知识产权公共运营服务平台作用,向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检索、查询、预警、商标续展等知识产权服务140余次,有效满足企业获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需求;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,积极探索“知识产权服务+乡村振兴”工作模式,深入全盟六个旗县市,挖掘地理标志资源,进行培育指导,建立地理标志资源台账,撰写《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报告》一期;充分鼓励行业协会发挥作用,调动龙头企业积极性,引导协会、企业主动开展商标注册,地理标志申报,品牌推广等工作。  

      下一步,兴安盟知识产权保障中心将按照盟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的整体工作部署,紧紧围绕凝心聚力“闯新路、进中游”工作目标,扎实做好维权援助工作,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,提升履职能力。推动专利预审备案与专利数据信息利用,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,切实服务创新主体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,为我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有力支撑。